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片中心 > 健康

外伤骨折急救指南

来源:39健康网  发布者:咏华  发布时间:2012-11-23 08:43:01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骨骼由于意外事故或暴力造成断裂,称为外伤性骨折。暴力或车祸引起的骨折还易引起伤肢的肌腱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关节脱位,严重的还可引起内脏损伤、休克甚至死亡。发现严重的外伤事故应及时打电话求救,检查生命体征,必要时采取临时急救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伤肢临时固定,伤口止血,有大出血的骨折应用干时不可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出现脊神经损伤而瘫痪,正确的方法是由几个人一起托起放在平整的木板担架上,尽快送医院急诊处理。

    骨骼由于意外事故或暴力造成断裂,称为外伤性骨折。暴力或车祸引起的骨折还易引起伤肢的肌腱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关节脱位,严重的还可引起内脏损伤、休克甚至死亡。发现严重的外伤事故应及时打电话求救,检查生命体征,必要时采取临时急救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伤肢临时固定,伤口止血,有大出血的骨折应用干时不可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出现脊神经损伤而瘫痪,正确的方法是由几个人一起托起放在平整的木板担架上,尽快送医院急诊处理。  用绷带包扎伤口,目的是固定盖在伤口上的纱布,固定骨折或挫伤,并有压迫止血的作用,还可以保护患处。 一般止血法:针对小而浅的伤口,用创可贴即可。 指压临时止血法:当伤口流血时用手按住出血区。分两种:一种是伤口直接压迫,无论用干净纱布还是其他布类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区,都能有效止血。另外一种是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在出血动脉近心端附近的骨头上,阻断运血来源,以达到止血目的。后者需要培训才能学会。 加压包扎止血法: 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无菌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这种方法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 绷带环形包扎法: 此法多用于手腕部,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首先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压于环形圈内,最后用粘膏将带尾固定,也可将带尾剪成两个头,然后打结。 绷带螺旋反折法:此法应用肢体粗细不等处。先按环形法缠绕。待缠到渐粗处,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依此由下而上地缠绕。 绷带螺旋反折法:此法应用肢体粗细不等处。先按环形法缠绕。待缠到渐粗处,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依此由下而上地缠绕。 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掌握包扎面积大。有时我们也可以使用围巾来代替三角巾,有些围巾的系法和围巾的打法和三角巾包扎一样,三角巾不仅是较好的包扎材料,还可作为固定夹板、敷料和代替止血带使用。 三角巾头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的中点放在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垂向枕后,再将底边经左右耳上向后拉紧,在枕部交叉,并压住垂下的枕角再交叉绕耳上到额部拉紧打结。最后将顶角向上反掖在底边内或用安全针或胶布固定  止血带包扎法: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且为运送伤员方便起见,应上止血带。用橡皮带、宽布条、三角巾、毛巾等均可。 上止血带的部位:上肢止血带应放置于上臂中上1/3处,下肢止血带应放置于股骨中上1/3处,尽量靠近大腿根部腹股沟处,此处不但止血效果好,并且不易损伤神经。 上止血带注意事项:上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  压力是使用止血带的关键问题之一。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搏为度。持续时间  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 骨折紧急处理:出现外伤后尽可能少搬动病人,如须搬动必须动作谨慎、轻柔、稳妥,以不增加病人痛苦为原则。疑脊椎骨折必须用木板床水平搬动,绝对禁忌头、躯体、脚不平移动。注意保暖及现场抗休克。有创口则应包扎及止血。患者骨折端早期应妥善地简单固定。 手指骨折固定:以笔、冰棒棍、筷子作为小夹板,用胶布或带子将夹板与伤指固定。 手指骨折固定:如无可用固定物,可用胶布或带子把伤指固定在一旁的健康手指的。 可用于急救的日常用品:各种急性病症的发生,谁也很难预料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就是平时准备了家庭急救箱,但也不能把它随身带到发生事故的现场,下面介绍一下急救用品的代用法,使之在应急处理时派上用场。 1.长筒袜子:不管穿在身上的还是旧的,均可在应急处理时作绷带用。2.领带:骨折时可以作固定夹板用或作止血带用。3.浴巾:上肢骨折时可作三角巾用。4.手帕:用电熨斗充分熨烫后可作消毒纱布用。5.手帕、手巾:出血时可用作止血,也可作冷湿敷用。6.杂志、尺子、厚包装纸、伞、手杖均能在骨折时作夹板用。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