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这是食管手术中最大的手术之一,病人的肿瘤位于食管上段,胸廓入口处,上方临近咽喉,手术难度高。要把食管整个切掉,将胃游离后上提至颈部,与近切端吻合来代替食管,涉及颈胸腹三个术野。现在有了腔镜,比过去的三切口手术创伤就小多了……"初见诸城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主任曹瑞实,略显疲惫的他刚刚走出手术室,留给笔者的感觉是谦和却不善言谈,话直率却很真诚。
胸心外科是所有外科手术中最复杂、风险最高、医生成长周期最长的学科。任职科主任20多年来,曹瑞实成功抢救了千余名急性重症心脏病患者,让心外手术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县级医院声名鹊起……
如果把医学外科比作“炫酷”的舞台,那么胸心外科手术便是“压轴”的好戏,而主刀医生则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 “心尖”上的舞者。“每个人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拳头的大小差不多,心脏的血管只有1.5毫米,相当于铅笔芯一半的直径。要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切开1.5毫米的血管进行手术,手术缝合所用的线仅仅相当我们头发丝直径的五分之一。”曹瑞实指着案头的心脏教具模型介绍说。
“外科医生的功力在'手',手的医术是基本功,头脑想清楚了,才能做好一例完美的手术。”曹瑞实对医者这个职业有独到的感悟和超乎寻常的热爱,甚至把它当做一种人生的信仰。在他看来,一名优秀的胸心外科医生,身上凝聚了很多东西,过人的勤奋,超强的心理素质和医者的情怀,还要有运动员般的体能。
26年前,曹瑞实作为胸心外科业务骨干被派往北京知名医院进修学习,返院后与院专家团成功开展了首例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尔后,他师从上海胸科医院瞿寿根教授,潜修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使心脏外科手术成为一种"常规手术",实现了心脏病患者当地就医的愿望。2000年他又拜师北大人民医院肖锋教授,研修并引进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患者青睐,曹瑞实又重返北大医院学习胸腔镜技术。2012年,曹瑞实开展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并在潍坊地区率先开展了胸腔镜下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至此,他带领的团队,在心胸外科领域已全面进入微创手术时代。
曹瑞实是一位淳厚、坦诚、敬业、严谨的心脏外科专家。每一例手术,在临上台之前,他都要来到患者床前,用力紧紧地握一下患者的手。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传递给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但在患者的眼里,更多的是踏实、温暖和感动。他经常说,在病人面前,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之路。面对危在旦夕的患者,他会承受常人难以想像的压力与风险,把救人放在第一位。
去年2月15日,急诊科送来了一位主动脉夹层患者,因病情危重,不适合转院。在与北京专家电话会诊后,专家给出的意见是"病情太重,做手术风险太大,但不手术患者没有生还的希望"。曹瑞实坚定地对他的助手们说:“救人如救火,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如果手术不成功,我来承担责任!”经过10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我们职业的神圣之处,不仅在于给了患者第二次生命,也给了患者的亲人一个完整的家。”曹瑞实的话语朴实而不失幽默,谁说破碎的心不能补?我们胸心外科医生所做的就是成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