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活动简讯】
我市启动交通安全“牵手平安行”活动
我市举行庆“八一”拥军优属慰问演出
【经验交流】?
贾悦镇深化志愿服务活动助推精神文明建设
诸城市公路局:做文明使者 建和谐公路
【身边好人】?
农村教育的守望者——吕映红同志事迹
【活动简讯】??
我市启动交通安全“牵手平安行”活动
7月20日,市文明办和市交警大队在市政府广场举行全市交通安全“牵手平安行”活动启动仪式,副市长孔晓明出席仪式并讲话,对开展活动提出了要求。
这次交通安全“牵手平安行”活动,是深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举措,共有四项内容:一是组织全体交通民警、交通协管员牵手辖区机动车驾驶人,有针对性地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提示服务。二是组织民警深入驾校牵手新驾驶人,参与交通安全劝导服务,参加安全文明驾驶宣誓仪式。三是动员运输企业参与牵手驾驶人,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四是发动社会组织参与牵手驾驶人,对驾驶人进行文明交通教育引导。
我市举行庆“八一”拥军优属慰问演出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之际,市文明办牵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系列拥军优属志愿服务活动,以关心帮助残疾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老红军、复员老军人为重点,大力宣传他们的光辉事迹,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在全市营造拥军优属的良好氛围。
这次演出是全市拥军优属志愿服务活动内容之一,受到了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
【经验交流】
贾悦镇:深化志愿服务活动 助推精神文明建设
为进一步倡导文明新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贾悦镇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有力抓手和载体,以净化风气、弘扬正气为口号,以友爱奉献、互助进步为准则,与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深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助推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宣传先行,构建志愿者服务网络。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着力壮大志愿者队伍,通过宣传栏、广播、走访入户等形式,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感人事迹,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浓厚舆论氛围。注重吸纳有知识、有志愿、有专长、有热心的群众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不断健全志愿服务网络,构建起由1个志愿者协会分会、31个志愿者服务联络站和155支志愿者服务队组成的三级综合服务网络,着重推广“多助一”、“一助一”、“互帮互助”的服务活动。对外及时发布志愿服务相关信息、反映志愿服务工作动态,面向社区提供了涵盖敬老爱幼、优抚助残、环境保护、科技培训、社区教育、慈善公益、调解纠纷等10余项服务。制定并实施了开展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特长志愿者、党员志愿者、五老志愿者等活动的工作方案,确保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序开展。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社区志愿者,志愿者服务活动一致赢得了社区群众的好评,在全社会掀起了志愿服务的精神文明新风。
二、建立机制,探索志愿者发展模式。规范志愿者招募、登记、注册等工作,对内容填写及选择服务项目进行详细说明,为社区广大群众进行志愿者服务注册登记提供便利。各志愿者队伍每周开展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根据志愿者活动的实际服务情况进行评比,并对开展志愿服务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表彰,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促使形成一批优秀的志愿者服务品牌。支持和鼓励志愿者队伍到社区企业开展活动,吸引、动员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向有帮助需求的社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引导群众开展亲帮亲、邻帮邻、友帮友、户帮户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培养志愿服务精神,在社会形成“人人争做志愿者、人人都是志愿者”的良好风气。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志愿者由单一的社区党员发展成为包括社区群众、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教师、医生、协警、学生和企业家在内的多领域的庞大队伍。目前,全镇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4150余人。
三、突出重点,拓展志愿者服务内涵。以“便民”为中心,坚持“民思我想、民需我为、民困我帮、民求我应”的服务宗旨,党员志愿者在扶贫帮困、社区服务、扶老助残、治安管理、生态环保等方面共结成帮扶对子3000多对,有效地解决了3500多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以“助民”为动力,组织特长志愿者开展科技致富培训班活动,帮助农民科学管理土地,合理施肥,增加有机肥的用量;倡导农民种植优质高产品种,采用轮作种植模式等,积极为农民致富出主意、想办法,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0余次,帮助解决社区群众种养技术难题600多个。以“乐民”为载体,五老志愿者充分发挥余光余热,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各类实践活动40多次,举办“社区大讲堂”、“道德讲堂”20余次,积极搭建社区文化大舞台,不断丰富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宣传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知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据统计,全镇志愿者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200多次,受益群众达到1.2万人。
诸城市公路局:做文明使者建和谐公路
近年来,市公路局以打造“做文明使者,建和谐公路”服务品牌,创建人民满意的公路行业为目标,立足实际,扎实推进文明和谐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在抓好“建养管”日常工作的同时,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转变行业作风,提升行业形象,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一致好评,连续5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一、立足部门职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路网保障,先后拓宽改建国省道公路180余公里,打造出206国道、省道薛馆路等文明样板示范路,圆满完成了诸城市南部山区建设竹山路、芦山大道道路配套工程,城市道路龙源街、东武街、和平街、龙都街和纵四路、兴华路、人民路改造工程,潍河、涓河综合治理等路网改造工程任务,所完成的工程项目,全部一次性通过交工、竣工验收,进一步优化了干线公路路网结构。同时,该局大力实施通行能力、安全应急、规范管理、人本服务、创新引领和生态环保“六大养护提升工程”,积极开展公路养护“365”活动,保持全市干线公路好路率98%以上,营造了“畅安舒美”的公路交通环境。在规范窗口服务行为,完善为民服务机制的前提下,该局以打造“反应迅速,装备精良,规范执法,文明服务”的公路路政品牌为目标,建立了以路政科为中心、辐射6个公路站、公安交警密切配合、人民群众积极监督的公路管理网络,有效提高了路政管理水平;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将路域环境综合治理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有效控制路边集市贸易、占用公路打场晒粮、摆摊设点等扰乱公路运营秩序行为,路域治理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2011年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大检查中,交通运输部领导对诸城国省道公路工作给予了成分肯定。
二、规范管理行为,擦亮公路服务品牌
为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开展,该局紧紧围绕“推进四化管理,构建和谐公路”这一主题,在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廉政防控上下功夫,大力开展 “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等创建活动,行业文明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先后编撰《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和《四化管理制度汇编》,形成了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横到边、纵到底的综合管理机制,树立了公路文明和谐新形象。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干部人事工作动态管理,年初对中层正职实行了竞争上岗,按程序搞好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队伍活力。完善廉政管控制度,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通过邀请检察院同志作廉政警示教育报告,参观检察院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廉政谈话等形式,筑牢广大干部职工思想防线,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依托“四室一家”、“周五讲堂”等文化阵地,开展了文艺演出、书画摄影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以及“每周六义务劳动”、“走进社区,关爱老人”、“五四环保行”、“七一老干部健康行”等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文明素养,实现文明创建与公路事业发展统筹推进,进一步提升行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2012年被潍坊市公路管理局党委和诸城市委授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三、转变行业作风,展现公路文明新形象
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该局建立起“群众咨询事宜电话处理、群众关心事宜上门处理、群众利益事宜现场处理”的工作机制,并在依托《行风在线》栏目、市长热线电话、96660山东路政服务电话等社会监督投诉平台,认真处理群众需求诉求的前提下,精心制作了“三卡一证”(作风监督卡、温馨提示卡、便民服务卡和干部职工服务证),进一步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增强干部职工主动为民服务的热情,真正做到为民、便民、利民。同时,为解决群众办理业务路程远、排队等候等不便问题,公路局对各项业务进行细化整理,归纳为路政审批、超限处理、鲁通卡销售、服务咨询四大类,抽调业务骨干32人,分别在市为民服务中心、公路局综合办公楼、密州路东段、辛兴镇、林家村镇高标准建设服务大厅5处,形成公路服务窗口彻底分离、相辅相成的服务格局,并将“微笑服务,双手接待”、“规范执法、文明治超”等为民服务活动贯穿日常工作始终,优化干部职工为民服务理念,增强窗口服务人员来访接待能力,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和精神面貌服务每一位办事群众,公路服务走上了为民服务专业化、业务办理精细化、服务网点现代化路子。
【身边好人】
农村教育的守望者
——吕映红同志事迹
她,从教28年,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她自创“自主互动、赏识结合”习作教学法,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被誉为“吕映红教学法”;她笔耕不辍、勤于写作,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多篇,形成48万字的书稿,成为齐鲁大地教书育人的楷模。她就是枳沟镇枳沟小学49岁的教师吕映红。近日,她又作为山东省参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两名候选人之一,被省教育厅推荐上报国家教育部。
独具一格的教学法
1984年,21岁的吕映红当上了村办小学的一名教师。从事教学28年,她做了28年的班主任,为怎样教育好学生付出了28年的心血。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吕映红经常利用星期天、寒暑假,往返40多里,到市直学校向名师请教、交流教学体会,甚至自费到外地听课、聆听专家报告等。多年来,吕映红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探索实施“合作学习”、“愉快写作”、“自主互动、个性赏读”等阅读教学法,开展“分层次、步步高、探究学习”数学教学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信心和能力。特别是“自主互动、赏评结合”习作教学法,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该项研究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获得潍坊市创新奖、潍坊市政府教学成果奖。
吕映红说:“赏评是最好的‘教法’,学生是最好的‘老师’。”经过10年的探索实践,吕映红创立了独具魅力的“自主互动、赏识结合”系列教学法。
“自主互动”是教师在作文批改中“放权”,让每名学生参与作文批改过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赏评结合”是将作文的赏析和评改结合起来,改变作文批改和讲评脱节、反馈不及时的弊端,缩短作文评改的周期,从而提高作文评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吕映红欣赏和评价作文的过程,成了学生增强写作信心的过程。据统计,仅2010年以来,吕映红所教学生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文章达240多篇。
为了提高“自主互动,赏评结合”习作教学法实践研究水平,吕映红主动邀请校内外领导、老师以及市教研室的教研员到自己的班级听课评课,虚心听取众人的意见和建议。吕映红利用星期天、节假日拜访教育专家,寻求专家帮助指导。当打听到日照有一个学术研讨会时,她毫不犹豫地带上自己的教学法课题研究资料,跑去请教知名教育专家陶继新教授。陶教授被她的精神所感动,耐心地阅读她的课题研究资料,解答她遇到的种种困惑……
为了课题研究,吕映红先后到济南、北京、慈溪等地拜访教育名家,得到了诸多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副主编尤炜曾说,吕映红的作文教学法,解决了多年来未能解决的写作难的问题,是读写结合的成功范例。2009年6月,山东教育社编审、原总编、《教育创新》执行主编陶继新到枳沟小学考察,他认为“自主互动,赏评结合”习作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法,值得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近年来,省内外前来枳沟小学观摩学习的达50000多人次。目前,这种“自主互动、赏评结合”习作教学方法已在潍坊市乃至山东省推广。
学生的好妈妈
“老师妈妈”、“爱心妈妈”、“留守妈妈”是学生和家长们对吕映红的爱称。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来,吕映红对学生付出了最真的感情,受到学生及家长的爱戴。
“老师就坐在我的床边给我喂水、喂药,陪我说话,逗我开心,吕老师就是我的妈妈……”近日,吕映红曾经教过的学生王瑶瑶说起有一次吕老师送她到社区卫生室打针时的情形,眼圈忍不住红了。瑶瑶家庭情况很差,母亲因病去世、奶奶体弱多病、父亲不得不常年在外地打工,吕映红就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来照顾。“三年了,她对孩子真不孬,送这送那,光给孩子的钱就将近4千元。”说起吕映红,瑶瑶的奶奶老泪纵横。
又一次不眠地悉心照料,母爱让这个苦命的孩子哽咽了:“老师,您就是我最亲最亲的妈妈……”王瑶瑶成了吕映红怀里的宝贝闺女,在吕映红的悉心照料下,小瑶瑶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做学生的‘老师妈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育。”这是吕映红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齐海晓、齐海涛兄妹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疼不已。由于缺少监管,捣蛋、打架成了兄妹俩的家常便饭。后来,吕映红把两个孩子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到星期天,她就抽空去抽查辅导,从不间断。每天下午放学,她都把齐海晓、齐海涛兄妹俩带回家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写作业……现在,这两个孩子一个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另一个在中国海洋大学读研究生。孩子们的父母为此非常感动:“没想到我们家也出了大学生,这多亏了吕老师!”
在吕映红的教学生涯中,数不清的困难学生得到她无私的帮助,许许多多的孩子,更愿意称呼吕映红“妈妈”。
执着探索的前行者
现在,吕映红虽然已年过半百,两鬓斑白,且多种疾病缠身,但她仍然工作在教学一线,担任着枳沟镇枳沟小学四年级33名学生的班主任,语文、数学、思品三门学科的任课教师,依然忘我工作、顽强拼搏,依然经常外出作报告,举行观摩课、公开课。虽然她头顶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桂冠,担任着“吕映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但是她依然是那样谦逊。“老吕是一位真正的属于学生的老师,她的专注与执着精神令人钦佩。”山东省课程专家李秀伟对吕映红钦佩有加。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吕映红撰写了48万字的教育札记和教学心得文章,50多篇文章在省级以上报刊获奖发表。其中,18万字的《为你修得生花笔》书稿将由泰山出版社在今年教师节前出版发行,这是她已形成的三部书稿之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8年来,吕映红以其顽强拚搏和创新实干精神、先进独特的教育理念,取得了事业上一个个辉煌。但每当谈起这些成绩,吕映红总是谦逊地说:“是学生成就了我,我爱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