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诸城APP
诸城信息港——传播时尚信息 关注百姓生活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繁体中文

创建文明社区 营造幸福家园

创建文明社区 营造幸福家园

2012-10-15 16:36:41来源

诸城市辛兴镇辛兴社区

 

辛兴社区共有5个自然村,1308户、4860口人,服务半径1.7公里。近年来,该社区以建设“幸福宜居社区为目标,以农村社区文明创建为抓手,积极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先后迎接了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和省长姜大明等领导的视察指导,为全国农村社区化发展、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潍坊市生态文明建设等会议提供现场。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省级文明社区、省级商业示范社区、山东省节能减排示范社区、潍坊市“五好”农村社区、潍坊市绿色社区等荣誉称号。

一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投资5000万元,对社区道路全部进行高标准硬化、绿化、亮化,安装路灯600多盏,栽植绿化苗木100多万株;投资1000万元,实行居民集中供暖;投资1100万元,铺设低压燃气管道,实现天然气管网全覆盖;投资600万元,配套雨污分离管网,实现污水集中处理;投资200万元,安装地埋式密闭垃圾周转箱,30户配备一个垃圾箱、每100户配备一名保洁员,全面推行垃圾收集处理一体化;投资1.3亿元,建成风景优美的滨河公园;投资4450万元,规划建设一处集标准化初中、小学、社区学院分院和幼儿园于一体的综合教育中心;成立祥和物业管理公司,健全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全面优化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将聚合区建设作为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举措,聘请专家科学规划聚集融合区,按照统筹的发展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均衡的公共服务、高效的物业管理等“一规划六配套”的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住宅楼,努力打造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已建成住宅楼12栋,在建17栋,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可安置1100户。

二是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倡树农村文明新风尚。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健全规范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广泛开展“告别陋习,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培育农村文明风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劳动模范、文明诚信户评选活动,建立光荣榜、评议栏、监督台,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倡树诚信经营、劳动光荣理念;加强家庭美德教育,突出抓好“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和谐家庭创评活动,弘扬尊老敬老的孝德文化;加强个人品德教育,以爱心和责任为重点,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志愿者服务联络站,培育起党员、巾帼、青年、五老、机关干部等516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普法宣传、信息咨询、医疗保健、环保科普、计划生育、贫困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同时,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设立儿童俱乐部,动员中心校老师担任辅导员,构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引导五老志愿者和大学生村官,定期组织讲述传统道德故事、教唱爱国主义歌曲、推介中外名人、举办法制讲座等活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理想信念和法制安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

三是以文化惠民建设为重点,配套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承建镇综合文化站,配备电影放映机、录像机、影碟机、扩音设备等10多种文化器材;高标准建设农家书屋和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藏书12000多册,图书目录全部录入电脑,每户至少配发一张图书借阅卡,实现了图书借阅“一卡通”。电子阅览室配置电脑20台,全部接入宽带网络,整合中组部远程教育和中宣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两大类资源,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社区教学站与成人教育相结合,提供就业信息、技能培训和生活指导等服务,定期开展科普、法律法规、人口计生等乡风文明教育和种养殖、安全生产、企业管理等技能培训;文体活动室定期组织书画展览、象棋、扑克、台球等比赛活动;建成6000多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配备27种健身器材。由社区精神文明办公室牵头,组建起5150多人的文体活动队伍,经常性地开展篮球、现代舞等文体娱乐活动,群众参与率达100%,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是以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社区经济。集聚发展工业经济。立足社区实际,规划建设了3个工业园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为工业经济发展搭建起良好平台,各类入园企业达到16家。同时,依托社区教学站,加强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推荐1000多名劳动力进企业务工,人均年工资性收入2万多元。创新发展服务经济。发挥区位优势,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经济实力强的居民参与商业街的建设,先后发展起新兴路、府前街、和平路、兴盛路、兴隆街等5条商业街。投资1.5亿元,建成辛兴商贸城,形成以商贸城为龙头、以商业街为支撑的商贸流通体系。发展各类工商业户600多家,年可增加农民收入2000多万元。高效发展农业经济。按照“园区先行、重点突破、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品牌农业。建成了无公害蔬菜、优质烤烟、板栗等6大示范园区,培育起7 个专业合作社,认证无公害农产品、注册农产品商标10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

五是以创新管理服务为重点,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按照“设施标准化、运行规范化、管理信息化、服务高效化”的工作标准,整合社区优质资源,完善长效工作体制,在服务中心综合设置“五室五站一厅”,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基本公共服务。依托综合服务厅,为群众提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流转、农业技术、金融服务、志愿服务联络等公共服务;依托警务室,高效运转治安动态监控系统,及时掌握情报信息,进行人口管理、安全防范和治安管理;依托卫生服务站,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依托计划生育服务站,为社区群众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提供健康查体、婚育咨询等服务;依托综治维稳工作站,健全镇、社区、自然村三级综治维稳网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依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站,定期组织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社区活动;依托群众工作站,深入开展“包社区联农户促和谐谋发展”和民情台账工作,及时有效解决群众需求诉求。目前,共办理低保户26个,发布就业信息3000余条,推荐就业岗位1000多个。

 

 

 




关键词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9049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