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诸城市把“乡村文明行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以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平安创建、农民素质提升为四大突破口,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风气好转,推动新农村建设。
一、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硬化、绿化、净化、亮化”四化工程,加快建设村庄整洁美观新家园。硬化工程。在全市硬化道路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向街巷通、户户通延伸,以硬化带动净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力争年内每个社区建成1—2个村庄示范点。绿化工程。对进村道路、村庄主要街道进行全覆盖绿化,今年新栽植高档绿化苗木1000多万株。净化工程。重点是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提高垃圾处理水平,抓住关键环节,对垃圾桶如何配置,清运车如何配备,保洁队伍如何完善等问题进行广泛调研,对各自然村情况进行详细的摸底和规划,使环卫设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实现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在各社区安装地埋式密闭垃圾周转箱,各自然村配备垃圾桶和清运车,配足配齐保洁员,与专业保洁公司签订协议,推行“公司运营、社区监管、群众监督”的运行模式,实现生活垃圾“户集中、社区收、镇转运、市处理”。亮化工程。在全市村庄主要街道和村内公共场所安装标准路灯,今年新安装路灯2000余盏。
二、以移风易俗为突破口,提高乡村文明程度。一是抓村风民俗教育。组织各镇街修订完善《村民公约》,将《公约》制作成小册子或宣传挂画,发放到村民手中,规范村民行为;成立社区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倡导婚事新办,倡导丧事简办,反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引导农民群众文明理事,抵制封建迷信。二是抓文明风尚教育。评选“道德模范”,制作道德模范事迹展板,依托社区教学站,举办道德模范事迹巡回展和报告会、道德讲堂39场次。以社区公示栏展传、文明彩页宣传、干部入户走访讲传等形式,广泛宣讲 “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山东省公民基本道德行为40则”,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夫妻”等评选表彰活动。在活动中,镇街广泛宣传,大造声势,让评选活动“户户讲人人论”,真正奖励好的、鞭策差的,让“身边的典型感动影响身边的人”。今年,全市共在群众身边树典型、立标杆235人(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