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诸城APP
诸城信息港——传播时尚信息 关注百姓生活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繁体中文

诸城市开展乡村文明建设行动创先争优

2012-10-15 17:17:44来源

 为提高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台阶,诸城市以《关于在全省农村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意见》为指导,落实目标,突出重点,创先争优。

        营造新环境。以整治村容村貌为重点,下大力气推行和谐乡镇及和谐村庄建设,力争做到乡村环境每月有变化,每季上台阶。一是上级观摩点评促进。从市直和镇街每个单位抽取2人,每月组织一次三大堆检查,对没按要求完成清理任务的通报批评。由市委书记带队,各单位一把手陪同,每季度在各镇街开展一次大观摩,着重查看村容整治、项目建设进度情况,观摩完毕后统一点评,排出名次,观摩成绩纳入年终考核。二是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城管部门负责建立完善“户集、村收、镇运”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和中转运输机制,初步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农业部门加大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力度,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加快构建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良性机制。环保部门大力查处企业三废排放,每天必须沿相关路线巡逻,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并做好复查。三是制定目标,狠抓落实。做好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建立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尤其是道路交通设施、供水设施建设,燃气供热、污水处理、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各部门联合乡镇站所,把抓好本职工作。结合和谐城乡及和谐村庄考核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环境提升目标。

        倡导新风尚。把倡导的着力点放在改善村风民俗和创新农民业余文化生活载体上,在全市形成文明进步向上的新风尚。一是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新村规民约的制定本着适应形势、集体参与、共同遵守、互相监督的原则,确保新民约合法律、顺民意。截止目前,全市完善旧民约230多条,制定新民约500多条,为农村新风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移风易俗,破除陋习。以村风、民俗、习惯为重点,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形成文明进步向上的新风尚。村风上,讲法律,严打黄赌毒;民俗上,尚科学,抵制封建迷信;习惯上,破陋习,文明婚丧嫁娶。三是创新业余活动载体。发掘农村优秀文化资源,实施乡土文化品牌战略。依托有特长的党员,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上下联动,共搭平台,人人参与,组织丰富多彩活动。目前,全市已组建各种活动队210多支,每个社区有一只特色鲜明的队伍。相州镇郭家屯社区组建的秧歌队,每晚8点到10点开展活动,男女老少齐上阵,创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四是强化道德建设。开展诚信教育活动,要求农民把绿色、质量安全、生产规程和技术规范时刻放在心上。评选“星级文明户”、“文明社区”和尊老爱幼个人,在全市表彰,号召学习。

        培育新农民。依托文化惠农行动,引导农民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一是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局等单位轮流开展送书籍、送电影、送技术下乡活动。活动下乡做到社区全覆盖,人人受教育。据统计,全市共送图书50000多册,播放电影600多场次,每个农民掌握了1-2项实用的技术。二是召开培训会、经验交流会,着重做好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的培训,并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田间地头为大课堂,聘请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农民手把手、面对面的教,确保培训有成效。目前全市已召开培训会和经验交流会300多场次,组织集中学习40000多课时,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进一步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新型农民的培养保驾护航。全市每个社区已经实现了制度上墙,依托社区服务室、社区卫生室、市区警务室、社区超市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纪哲)





关键词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9053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返回顶部